时间:2017-07-27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李岩、周宏武) 早秋时节,天高气爽,清风拂面。走进遵化,人们会立刻感受到一阵务实进取、奋力赶超之风迎面扑来:干部坐在办公室的少了,到基层调研的多了;到点下班的少了,加班延点、埋头苦干的多了;官气不浓了,贴近群众、为民服务的意识更强了…… 这一系列的变化,无不有力地印证了一句话:作风扎实则工作实,作风过硬则事业兴。 优良的作风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情感纽带,是事业兴旺发达的源泉。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近日,遵化市委、市政府提出“科学发展、富民强市,建设繁荣绿色幸福新遵化”的发展目标,全市上下抢抓机遇、负重奋进、信心倍增,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力度前所未有,统筹城乡、科技富民的力度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全员化、市内企业家“二次创业”氛围空前浓厚。 目标即航标。扎实的工作作风,既是检验广大党员干部履职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准,更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及早完成既定目标的助推器和加油站。为进一步锤炼干部作风,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这市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 ——举办新提拔科级干部培训班,为71名新提拔的正、副科级干部集体“充电”。“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硬”,已成为遵化党员干部履职之前必备的“三大法宝”; ——在“当代愚公”精神的发源地沙石峪,举行312名预备党员集体入党宣誓仪式,在艰苦奋斗精神的洗礼中,激发广大新党员在超越平庸、超越平凡中创造一流业绩,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功立业; ——组织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集中宣讲,全市4万多名党员分期分批深入学习总书记讲话,推动了“创先争优”活动向纵深发展; ——千名干部下基层,从机关办公室走进农村、走进企业、走进厂房、走进田间地头,躬耕在沃野、奋战在一线,转变的是作风,收获的是基层工作经验,更是党群干群的鱼水深情; …… 干部作风变,变出新气象。九月的天气虽已微凉,遵化大地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乡村街道上,男女老少齐上阵,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轰轰烈烈;富力绿洲建设工地,一台台天车挥舞着手臂,新民居建设风起云涌;城中河小河两岸,一辆辆装载机、运输车往来穿梭,小河治理工程如火如荼…… 促进工作、推动发展,是作风建设的直接目的和着力点。干部作风建设的好坏,直接体现在各项工作的推进力度、工作成效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 “我们这个项目之所以最终在遵化落地,就是因为遵化宽松优良的投资环境、机关干部高效的工作作风吸引和感动了我们!”在投资50亿元的唐山志威高合金新材料项目开工典礼上,唐山建龙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祥深有感触地说。 “服务发展零距离,投资遵化零障碍”,一直是遵化转变作风、优化环境的响亮口号。 “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优良的环境。‘遵化服务’‘遵化效率’‘遵化环境’始终是我们努力打造的‘三大品牌’!”遵化市委书记赵山话语坚定、掷地有声。 如今,响亮的口号正在变成各级各部门实打实的具体举措:大幅精简合并行政审批事项,审批权全部归并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全面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 不仅如此,这市还制定了《遵化市投资项目审批代办工作实施暂行办法》,来遵化投资的项目从企业名称注册登记到土地审批,从立项到开工,从供电、供水、供气到通讯、网络等公共服务……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行政审批事项,均可由行政服务代办中心代办,方便、快捷而又高效。一位来自辽宁的投资商翘起大拇指连连称赞道:“这37条办法,真是条条都‘办’到了我们的心坎里!遵化服务就是周到,效率就是高,投资环境就是好!”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被“遵化服务”“遵化效率”和“遵化环境”这三大品牌吸引到遵化投资兴业的,远不止唐山建龙高合金新材料项目一家。遵化全力打造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党峪金山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孵化园区、曹妃甸遵化临港园区、现代物流园区等五大产业聚集区,已吸引河北宝钢制罐、金三顺木化装饰材料、韩国帅成电动叉车、华安天泰HAN阻隔防爆材料、二十二冶住宅产业化等147家企业项目入驻,总投资达116亿元,成为这市钢铁支柱产业之外的新的经济增长极。 今年5月份才开工的中小企业孵化园区二期项目,建设进展迅速,仅仅3个多月时间,已吸引7家企业入驻施工。在项目施工现场,工程机械往来穿梭,施工紧张进行,一幅幅繁忙、高效的建设场面展现在人们眼前。“中小企业孵化园区二期项目总投资87.5亿元,预计到明年5月就可以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了!这样的建设速度使我们信心百倍、干劲十足!”该项目总监理李逵兴奋地对记者说。 服务群众、方便群众,是作风建设的根本落脚点。老百姓的满意度就像一把尺、一杆秤,老百姓满意不满意,是衡量作风建设成效的最高标准。 “一张温馨的笑脸,一句贴心的问候,一杯温暖的茶水,方便快捷的办事效率……”如今,走进遵化的党政部门办事,都会深深感受到干部作风变化带来的新气象。 “过去要想学养殖技术,得到镇里、市里的农业部门去取经;现在,镇里、市里的养殖专家经常上门传授养殖技术,真是太方便了!”在铁厂镇陈庄子村美客多无公害肉鸡养殖基地采访时,已经变身“产业工人”的肉鸡养殖户陈大姐站在新型鸡舍前激动地对笔者说。 其实,到农村“送科技”“种文化”,仅仅是这市扎扎实实搞服务、一心为民办实事的一个缩影。这市实施的一系列利民惠民的民心工程,让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总投资高达44.3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包括蓝猫30万吨果汁果奶、美客多机械化肉鸡养殖加工、燕山果菜批发市场二期等33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正在按计划进行,将带动农户9.8万户; 投资1亿多元建设食用菌生产基地,投资230万元建起了北方食用菌网,组建了1000人的经纪人队伍,吸引国内外客商2000多家,食用菌生产规模达到1.3亿棒,光香菇产业年产值便超过8亿元。小蘑菇成了老百姓发家致富的“摇钱树”,遵化也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香菇之乡”; 继遵化城区景观河沙河治理工程之后,投资1.15亿元、全长7.8公里的小河治理工程于今年2月开工,目前,污水管道已全部铺设完毕,预计9月底即可蓄水投入使用,昔日市民捂着鼻子路过的臭水沟,即将变身让人留连驻足的景观河。工程竣工后,小河将如同一条玉带,缠绕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间,为市民的生活环境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 大力实施安全饮水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56亿元,先后建成6处联村集中供水工程,使428个村40多万农村群众、70多所农村中小学校及幼儿园3.7万师生彻底告别了不干净的苦井水; 行政审批服务“网上直通车”开到乡村,开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同时建立乡级代办服务中心,既方便、又快捷,农村宅基地、民政低保、林木采伐许可、计划生育等四大类审批手续在家门口就能办结,大大方便了群众; “农超对接”让农产品从田间地头直接走进了大型超市,从根本上解决了产业农民的后顾之忧。截至目前,已有13个乡镇、50多个村、2万多农户与唐山金客隆连锁超市签订采购意向书,已有100多个品种20万斤特色无公害水果、小杂粮及绿色蔬菜进入唐山、承德等地20多家超市; …… 这一件件惠民实事,无不凝聚着遵化党员干部真抓实干转作风求发展的心血;这一幅幅振奋精神干事业、鼓足干劲谋发展的动人画面,让人切实感受到遵化风清气正、为民服务的机关作风。 “服务人民群众是一切工作的根本落脚点。只有始终坚持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谋利益,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拥护,才能形成上下齐心、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遵化市代市长蔡洪魁一语道出了这市切实转变作风优化服务的动力源泉。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干部作风转变带来的实效,激发了遵化干部群众的高昂斗志,沐浴着市委第五次党代会的春风,遵化干部群众正蓄势待发,描绘着一个繁荣绿色幸福新遵化的华丽篇章! |